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thshuwu.com

第2396章(1 / 2)

加入书签

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此时这位前任董事长还是中k院的小职员,而倪光南已经是中层领导了,在倪光南加入公司的时候,其身份和地位也是要比这位前任董事长要高的。

只是后来在这家公司改组成幻想电脑之后,这位前任董事长被一致推选成为了ceo,这才成为了公司里面说一不二的董事长。

但其实这个董事长只是叫着好听而已,因为他手中根本没有幻想电脑任何股份,所有的股份都是掌握在中k院的手里面,幻想电脑赚来的钱自然也都给了上面。

有一说一,这种事情对于费尽心机来经营企业的前任董事长来说,肯定也是不公平,所以当时的前任董事长就第1次威胁要出去单干,在经过谈判之后,中k院决定拿出20%股份,分给当时的主要企业领导人。

前任董事长拿了最多的7%,倪光南拿了3%,其他的都分给了另外几位创始人,这两个人就是当时幻想电脑最大的个人股东。

就算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资源和资金都是来自上面,这位前任董事长只是负责经营,相当于是一个职业经理人,那么能够分到7%的公司股份,其实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事情了,待遇很好。

否则你看现在的那些职业经理人们,哪怕把公司运营的再出色,可能从董事会那里面直接分走7%的股份吗?

那是在想屁吃。

但是这位前任董事长却觉得自己吃了大亏,觉得幻想电脑完全是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做大的,而中k院那边只会给自己添乱。

比如那位倪总工,就整天要求投入巨资去研发什么计算机芯片,根本不考虑这种东西需要多少钱才能搞出来,而且搞出来之后又会和国外有多少年的差距,到底有没有市场价值之类的问题,搞得他在公司的经营很不顺手。

所以说后来自己利用威胁的手段,成功的逼迫中k院那边放弃支持倪光南,转而支持自己,把倪光南赶出了管理层,但中k院依然是自己的爸爸,人家一句话就可以撤换掉自己,他开始思考如何把幻想电脑的控制权给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这样的办法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把中k院手中的股份给打薄,打稀,最后打到失去话语权的程度。

这个手段就是利用港港的资本,当时与其说是自己生产电脑,倒不如说是从国外进口电脑配件,然后在国内直接组装成一台新电脑。

虽然说几十年后其实本质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都是从国外进口技术然后在国内组装,但好歹这些电脑配件都是国内的代工厂生产的,整个流程也都在国内。

但当时不行,所有的东西都要来自国外,一家电脑公司能否顺利的经营下去,并不取决于这家公司的经营者是否有能力,而是取决于他们能否源源不断的从国外搞来电脑配件。

当时有一家港商很有实力,能够搞来大量的计算机配件,为了能够独霸这位港商手中的货源渠道,在这位前任董事长的撮合下,港商投资入股的幻想电脑,从中k院手中拿走了30%的股份,也就成为了公司的第二股东。

但此时中k院依然拥有幻想电脑的绝对控制权。

然后这位董事长就祭出了第2招,那就是上市,在当时上市是一件非常新潮,也是捞钱非常暴力的手段,中k院听到有机会上市,也就同意了。

只是上市的地点却不是国内,而是港股,这位前董事长的解释是港股更加贴近世界,能够让幻想电脑的股价更高。

但实际上自然是因为这里缺乏监管,让这位前董事长可以随意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然后,他就玩了一手直到现在也能够震惊所有人的花活。

各位前董事长先是让一个当地人成立了一家当地的投资公司,名义上这家公司和前董事长没有任何关系,但其实他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牢牢的控制住这家公司。

之后他再用这家公司疯狂的在股市上面购买幻想电脑的股票,逐渐的让这家公司成为幻想电脑的第三大股东,然后又变成第二大股东,这样他在和之前的第二股东联合在一起,拥有了能够超越第一股东的股权了。

有人可能会奇怪,这位前董事长哪来那么多钱,持续不断的在股市上购买幻想这两个股票呢?

答案是这笔钱是幻想电脑本身的,幻想电脑通过一个投资基金作为中介商,把自己卖电脑赚来的巨额资金去投资,美其名曰是为了进一步盈利。

然后这笔借给投资基金的钱,转手就被投资基金又投资到了前董事长自己控制的公司手里面,用来反过来购买幻想电脑股票。

简单的说,就是幻想电脑把自己的钱借给其他人,然后再让其他人用这笔钱来购买自己。

等到第二和第三股东的股份加在一起能够控制整个幻想电脑之后,那家投资的基金就直接宣布投资破产,之前拿去投资的利润自然也就不复存在,钱也不可能拿回来了,但股份却实打实的落在了这家皮包公司的手中。

于是前董事长就实际成为了幻想电脑最大的持股人,这种在现在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