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thshuwu.com

第133节(1 / 3)

加入书签

一年的收成,一半以上都用来交了税。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蜀中,更不知道原来朝廷田赋一亩也只取一斗而已。

他们哪里分得清哪些是朝廷哪些是藩王的名目,反正收上去都是要交给官老爷的税。长久以往,民怨不大才怪。

无巧不成书,晚些时候白茂文从衙门回来,饭桌上他问白小桃明天想不想和他去临安县的各村落看看。

“是看看农忙情况吗?”白小桃以为是为了农忙双抢的事。

蜀中的气候可以种两季粮,不过大多数是轮作。比如说收割完稻子就赶着种小麦,种完玉米之后再种荞麦。

像地瓜这种比较白搭,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冬收都成,看到有位置就插上两条藤蔓,没菜了就摘两把叶子炒了吃,到时候了就挖起来看看有没有地瓜。

“嗯,让村民们定一定心。”白茂文伸筷子加了条辣椒炒酸笋。酸笋也是这儿的特产,加了辣椒之后分外的顺口。

白小桃一边陪哥哥吃饭,一边了解到原来白茂文哥哥下乡考察还是有重大目的的。

成王被废,临木县换了新县令,里正们自然很关心赋税情况。

白茂文亲自到各村去,就是向村民们保证赋税肯定是跟着朝廷走的。现在是,以后也是,蜀中这儿再不会有藩王了。

“好。”白小桃点头。

“我要是起不来,哥哥要叫我,不能自己先跑了。”还不放心地追加一句。明显白小桃对自己赖床的坏习惯很有自知之明了。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天都还没亮,白小桃很神奇地自己醒了。

坐上马车就陪哥哥下乡去。

这会儿他们可不玩什么平易近人的亲民政策,高头大马威武护卫一个都不少,省得在路上被人给伏击了。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先敬罗衣后敬人,新县令的到来果真让村民们格外重视,里正和族老们全都出来了。

临木县里的村庄多是一姓村,每家每户都有着连亲带故的关系,可以说里正和族老就是村里比较说得上话的人了。

不过也因为他们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里有儿子孙子忙地里的事,所以新县令到来并没有对农忙双抢造成太大的干扰。

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白小桃果然是最受欢迎的人。

白小桃见状赶忙在人给她行礼之前免了,都是花甲老人她可受不起。

族老们看到活生生的盈丰郡主来他们村庄,既感激又激动,毕竟地里种的玉米和地瓜让他们去年冬天吃了个饱,就刚刚做午饭的时候他们还摘了新鲜玉米棒子煮来吃呢。

牙齿都掉光的老头儿啃不动新玉米,还有水煮地瓜能下肚。软软的,特别香甜。

不过最为激动的是听到白知县说从今年开始田赋改了。

“这田税只收这么点儿?”连里正都不敢相信。

“这是朝廷的公文,以后按这个来。”白茂文说着流利的方言,将手中的文书给里正。

其实这个文书早在里正们去县城府衙的时候白茂文就可以给他们了,不必多此一举走这么一趟,辛苦还危险。毕竟村落和村落之间隔了好几座山,站在山顶上能看到隔壁村,走过去得走一整天。

然而白茂文愿意这么辛苦,一面是为了真正看看每个村落的情况,一面是他的心机了。

连当地方言都会说的白军师,怎么会不知道如何引导人心所向。

里正是识字的,他看到里头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盖了好几个大红章,当即激动得手都要抖了。

边上的族老们不识字,一个个急得直抻着皱巴巴的脖子,要里正给他们念念。

再三确定了刚刚从地里收上来的粮食几乎不需要交上去给收税的官差,一个门牙全掉光的老头儿乐得差点儿就厥过去了。

好在边上有多才多艺的年轻师爷李小海,三两下就让老头儿醒了过来,这才没让全村人去他家吃饭。

“老爷爷,这以后的好日子可多着哪,你可悠着点。”白小桃还劝他。

“郡主说得是。”老头儿嘴里含着一颗药丸,被苦得满脸皱纹缩成菊花的他是真没法乐了,嘴巴苦啊。

给完文书之后,白茂文也没有留下来吃午饭,而是加紧时间到地里去看看。

而白小桃跟着哥哥去地里看了之后才发现这儿收割水稻的农具比小月山农庄的要简陋得多。

他们割了水稻之后,还是用的摔打法来给水稻脱粒。

所谓摔打法,就是在地上铺一张竹席,再架上一条木板,就这么抓着水稻杆子往木板上摔打,稻谷就这么落在竹席上了。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就地铺开稻谷晒干,竹席就是他们的移动晒谷场。

有点儿条件的,就再做个木池子,三面用竹席一围,这样摔打的稻谷就不会到处乱飞,全落在木池子里了,也方便用麻袋装着带回村里去晾晒。

然而这种方法在于白小桃来看都是很耗体力的。

小月山农庄那儿不种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