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582节(5 / 5)
岂会了得?正在发育期,又是孤悬敌后,原本政治工作就比较薄弱的抗联,是无论如何也承受这种折腾的。
杨震这番话说完,当年也经历过苏区肃反,往事如历历在目的两位老帅,却是不约而同的沉默了。对于杨震的感慨,他们没有办法回答。当年很多事情,到现在依旧是一个不能揭开的疮疤和忌讳。
不过两位老帅都没有搞明白眼前这位年轻将领,最后的一段话是什么意思。现在军内早就已经不在像红军时期,搞的那么紧张了。也经常有一些政治斗争,但是像那个时候那种大肃反却是已经没有再搞过了。他现在提出来这些,是不是有些过于杞人忧天了?
只是虽说没有搞明白杨震的最后一番话,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毕竟两位老帅没有杨震那种深远的预见性,还看不到那么远的问题。但是很明显两位老帅,都不想将这个有些敏感的话题继续下去。
司令员看着杨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话题错开道:“杨震同志,我有一个问题一直不是很明白。要说底子弱,你们的底子要比苏联红军差的多。要说各级指挥员的资历,你们恐怕更浅。可你们的干部,我可没有看出来有苏军这样的毛病。”
“当然当年红军时期,也有过年轻干部提拔快的事情。但是你们现在的情况,与当年红军时期是两码回事。你们不仅与当年的红军反围剿战斗时候,所面对的敌人和形势不同。而且整个作战的模式,也有很大的不同。”
“当年红军反围剿作战,不过是步兵加上少量的炮兵。即便是对手中装备最好的国民党中央军,炮兵和航空兵的数量、质量也远远无法与日军相比。当然你们与当年基本上清一色步兵的红军也无法相比,不仅有了坦克、大炮,还有了自己的规模不小的航空兵。”
“我现在很想知道,你们的这些干部在战场上的指挥能力是怎么培养的。要说苏军的那些将领,都是火箭式的提拔,你们的各级指挥员的提拔速度也不慢。他们是火箭式的提拔,你们也可以说是坐飞机上来的。”
“就说你们这几个纵队司令员,一年之前不过是团一级。更早的一些,还有几个是连排干部。即便职务最高的王效明与王光宇,也不过是抗联的一个军政委、一个副军长。陈翰章只是一个师长,陶净非则是师政治部主任出身。”
“至于杜开山,更是不过是川军的一个排长。刘长顺,则干脆就是一名普通的战士。至于师一级的,的确是有不少原抗联的师级干部。但是总体上来看数量并不是很多,更多的还是你们自己培养出来的人。”
“我一直很好奇,你是怎么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将这些原本的军事素养和基础这么薄弱的干部,培养成为一名具备了合成指挥作战能力的高级指挥员的?同时随着装备的提升,你们的指挥能力并未显示出任何的不适应来。”
“要知道即便是王效明与王光宇这两个抗联军级干部出身的人,在这之前能指挥的部队,最多实际上也不过是一个营的建制。至于装备上,更是天差地别。大量运用炮兵、坦克和航空兵作战,更是他们之前不可能接触过的。”
“当年的红军也有过这种情况,但是那是机动作战和游击战为主。部队大部分时间是单纯的步兵作战,很少有炮火的支援。作战模式与你们现在无法相比,对一名指挥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远远的小于你们。而且就算是越级提拔,可这提拔的速度,也远远的不如你们。”
“这些事情,是我一直很好奇的,一直想与你好好的谈谈。但战役结束之后,你一直忙的脚不点地,我也就一直没有问出口。今天既然谈到了苏联红军所面临的情况,我就更想知道你究竟是怎么做的,而没有出现苏军所面临的情况。”
“要知道苏军好赖还有一些底子的,你们可真是从一片空白做起的。而且我并没有听说你们请了苏军的顾问,来协助你们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你可别告诉我,你们这些都是和日本人学的。”
他是怎么做到的
看着司令员摆出的一副明显要刨根问底的架势,还有边上的政委,也同样满脸好奇的样子。杨震微微的苦笑了一下之后,说出了一个让两人都一愣的答案:“老首长,您还真的没有猜错。我们大兵团作战以及部分炮兵战术运用,还真的是和日军学来的。”
“当初我们刚出山的时候,一门火炮都没有。后来依靠缴获的几门火炮,以及俘虏的几名伪满军炮兵,一点点的搭起了架子。但是综合运用上,却是与合格差的太多了。在群策山日军秘密仓库,缴获了大量的火炮。但是在炮群的组织和运用上,却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