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thshuwu.com

第378节(4 / 5)

加入书签

的依靠了,故此在永历逃离广州之后,永历朝在整个广东可谓是民心大失。

虽然大中军因为各种原因,在控制了南雄和韶州之后,停止了继续朝广州府攻进,但是广东的明军兵将还是有不少人开始主动和大中军联络,只待谈妥条件之后,便投降大中朝了。

永历此举不单单是丢掉了广东人的人心,同样对于郑家来说,心理上的打击也很大,本来郑家还可以背靠广东,和大中朝为敌,但是永历突然间放弃广州府逃往南宁,让他们背后顿时也空门大开。

一旦进入广东的大中军攻下广州府,那么对于他郑家来说,便几乎是灭顶之灾,使得他郑家顿时陷入到腹背受敌的状态之下,所以永历逃离广州府,不单单影响到了广东军民的士气,同样也严重影响到了福建的郑氏集团的生存。

于是郑家在六月之后,更加频繁的开始和大中朝联系,商谈有关他们投顺大中朝的事情。

肖天健这一次干脆直接在朝中吏部之下选派了一个能说善辩的官员,名叫张天成,曾经也是明朝旧吏,曾在河南任官,后来比较早投降了刑天军,因为能力不错,一直干到了吏部侍郎之职。

这一次郑家要求和谈,单有前期派去的钱谦益显然不太够用,于是肖天健变将这个张天成作为大中朝的谈判使节在七月间派往了福建泉州,作为大中朝的全权代表和郑芝龙进行最后的谈判。

虽然随着南方战事的顺利开展,内地的情况也逐步的平定下来,各地都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肖天健这个皇帝却忙的是不可开交,因为百废待兴,各地呈报上来的奏疏多如牛毛,这个时候肖天健才体会到了当皇帝的不易,要想当一个好皇帝,做一个明君,必须要起早贪黑的批阅各种各样的奏章,还要关注着各地的政务、军事,肖天健不敢大意,忙的是不亦乐乎,可是即便如此,还是不能处理完各种政务。

就连他每日早晨起床习武的习惯,这个时候也开始因为过度的繁忙而荒疏了下来,幸好他的老婆不多,要不然的话用不了多久,恐怕他就坚持不住了。

而且最让肖天健不爽的还不是这些事情,他的专业学的是机械,他在立国之初,便想要大力发展大中朝的工业,但是当了这个皇帝之后,他却发现,他几乎没有一点时间来搞他的专业,有心想要抽点时间设计出一些机床,作为发展工业化的基础,但是时间却一点也抽不出来,甚至于连陪陪老婆孩子的时间他都没有。

这让肖天健感到很是不如意,于是琢磨了一阵之后,便决定暂时效仿大明设立内阁大学士的方法,来让一些大臣来帮助他处理政务,他当皇帝可不是为了大权独揽,把自己累的像驴一般,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如果整日间全部都被埋在这些乱糟糟的奏章之中的话,就不是他的本意了。

另外他还要关注着各地的军事情况,军队在这个时候也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原来的几个镇军,到现在随着大中朝掌控了越来越多的地盘之后,已经不太适应了。

每个镇军现在所辖的区域实在是太大,除了主帅军权太大之外,也有些顾忌不过来,所以肖天健变有心想要在分出几个镇军,像后世的几大军区那样,来负责各地的军事。

可是因为政务太忙,肖天健却无力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做这等事情,于是考虑再三之后,他决定成立一个内阁,设立内阁大臣,作为给他帮忙的手段。

大明的内阁大学士制度其实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说实在的,大明朝的皇帝勤政的根本没有几个,除了最初的朱元璋、朱棣和后来的崇祯之外,其余的皇帝基本上都不太过问政事,吃喝玩乐倒是都很在行,万历皇帝更是罢朝近三十年,几乎根本不理朝政,但是正因为内阁大学士撑着大明的门面,皇帝不管事但是政务却照常进行,也没有因为皇帝不理朝政而导致大明垮台。

所以某种程度上这种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好处,起码可以让皇帝抽出身,来做些其他事情,更何况他搞出这个内阁大臣的制度,也不是说就不理朝政了,重要的事情他还是会盯紧的,而且早朝也不会废掉,更多的实物性的事务,完全可以交给内阁大臣来处理,这样的话他便可以抽身出来。

于是肖天健便在七月间将卢象升从北京调回了南京,虽说大中朝定都北京的事情已经确定,但是肖天健也留出了两年的缓冲期,目前大中朝的政治中心还是在南京,而且北方在建奴山海关大败退回关外之后,再加上有罗立、李定国等大将驻守北方,短时间之内,不管是建奴还是蒙古人都不敢再轻易犯边,而且卢象升在这一年时间里,也将顺天府的事务处理的差不多了,留着他在北京也是浪费,故此肖天健干脆便将卢象升调回了南京城。

通过和诸臣商议之后,肖天健在大中朝组阁,建立起了一个内阁大臣制度,卢象升充任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至于诸部的尚书,则全部入阁充作协理大臣,另外肖天健还令孙传庭也进入到了内阁之中,作为一个协理大臣,帮助卢象升来做事。

这些大臣们的行政能力都是相当强的,上面再加上有肖天健来掌舵,有卢象升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