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怀疑了一圈(1 / 2)

平民百姓,哪怕是遭受不公、蒙冤多年,那也不会生出造反心思,因为这事办不成,没半点可行性。寻常官员、武将那也一样,造反压根没希望,最后还要将全家人搭进去,不划算。

所以,只要是造反的,除了集体没活路,只能揭竿而起的情况,野心家造反的,大概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有权有钱有势。

比如藩镇割据的节度使,在陈桥驿换衣裳穿的老赵。

第二,有身份。

比如武则天上位,还有逼迫武则天退位,发动神龙政变的皇子李显。

总之,手里没点本钱,做不了造反的生意,即便是有本钱,往往还需要身份。

你不姓刘,当天子要天下共诛之,你不姓李,怎么能当李唐的天子,同样的道理,你不姓朱,或者不是朱家圈子里的人,这事是不太好办的,毕竟老朱家可不是孤儿寡母,被欺负就认了……

顾正臣看着有些惊慌的严桑桑,端起茶碗喝了几口,平静地说:“要么是权臣、勋贵,要么是有身份之人,没其他可能。毕竟,净罪司的名单是从武英殿丢失的,能进入武英殿拿走东西还不被察觉的人,不太简单。”

严桑桑脸色有些苍白,压低声音:“这些话,夫君给妾身说说无妨,可不敢在外面说。”

祸从口出,这种怀疑一旦传出去,那皇子、皇亲国戚、勋贵,都可能敌对顾正臣。

顾正臣没有在意严桑桑的担忧,提笔道:“文官里面,自胡惟庸死后,就没什么权臣了,确实,李善长还活着,可他失了势,且长期不在金陵,有影响,但手中没握着大权,成不了大势。勋贵里面——嗯,蓝玉人在辽东——”

严桑桑眨眼,见顾正臣不说了,便抓着顾正臣的胳膊问:“还有呢?”

顾正臣疑惑:“还有什么?”

“除了蓝玉,勋贵里还有谁?”

“没了。”

“啊——这,夫君总不能因为与那蓝玉有些过节,便只怀疑他吧。”

“你懂什么。”

顾正臣瞪了一下严桑桑,继续说道:“权臣,勋贵暂时不用怀疑,那就只剩下皇子、皇亲国戚了。先说皇亲国戚,这里面有驸马都尉王克恭、黄琛,也有李祺、梅殷、欧阳伦等人,嗯,咱家也算一个……”

王克恭在福建,黄琛在凤阳,欧阳伦现在躲在山西某个地方,这都不需要怀疑。

值得怀疑的是李祺、梅殷。

若是没有驼子之死,将陆岚、李善长牵扯其中,李祺的嫌疑很大,但驼子死后,李祺的嫌疑反而变小了不少。

毕竟杀驼子,再蠢,也不会蠢到在自己的地盘杀。

梅殷吗?

说起来,洪武十四年罗根案发时,梅殷人确实在金陵。但江浦知县一家人被灭口时,梅殷已经跟着自己出海了,并不在金陵。

即便这样,梅殷的嫌疑也没洗去。

灭口江浦知县,这个举动透着不沉稳,甚至可以说带着一些慌乱的意味,可能是因为梅殷不在金陵,底下的人手应对不当。待梅殷回来之后,这才出现了用驼子拉李善长下水的高招……

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入大航海与牵涉江浦悬案,并不完全冲突。

可梅殷毕竟忠诚干练,甚得朱元璋心意,他不像是一个阴谋野心家。

虽说历史上梅殷的心思有些古怪、难以捉摸,坐视朱棣过江淮下金陵,就是不追着打,拥兵不作为,后来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也生出过造朱棣反的心思,可实事求是地说,梅殷之所以造反朱棣,未必是因为自己的野心,更大的动机可能是报答朱元璋。

梅殷对朱元璋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可除了梅殷、李祺,那还有谁?

皇子里面,成年的也就是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这六个,朱樉在秦国,造不了反,朱橚忙着京师大医院的事,找到了理想与追求,也没空造反。

那就只剩下朱棡、朱棣、朱桢、朱榑四兄弟了。

朱桢、朱榑,顾正臣不太了解,接触不多,但这两个人目前都在格物学院里进修,朱棡除了做点牛奶糖生意,喝喝牛奶外,大部分时间也在格物学院,朱棣则忙着京军火器兵阵研究。

顾正臣看来看去,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朱棡没有造反的才能。

朱棣有造反的才能,但作为接触火器,研究火器战法的他来说,很清楚火器作战的威力,谁不控制火器就造反,那就是找死,而朱棣不可能掌控远火局,作为一个聪明人,他不会自寻死路。

有野心的话,朱棣的野心也应该在美洲等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