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thshuwu.com

第1026章 1纳米技术的竞争(1 / 2)

加入书签

“因为能走到这一步的材料都有相对应的优点的,说不定哪种材料有了进一步的突破以后就能直接成为下一代的芯片材料的,所以这些通过了多轮筛选的材料都是我们实验室这边重点研究的对象,材料公司那边也在加紧对这些材料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不过重点研究的方向我们目前倒还是集中在公司的优势材料上,像石墨烯材料、碳纳米管材料还有一些掺杂了金属材料或者是其它材料的复合材料上。

希望能在这些材料的研究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将2纳米芯片制造技术解决掉,并且能更进一步的解决掉1纳米的相关技术难点。”

刘立双对这些数据都熟悉的很,所以丝毫不打绊的就给自家老板介绍了相关的数据,就从他说的这些数据中就不难看出为什么公司每年要在芯片实验室上投入超过50亿美金的研发资金了。

就这还是很多相关的资源都是公司内部流通的原因,像这么多种新材料的研究要是没有材料公司那边众多的实验室帮忙,这个投资金额再加一倍都不够,更不用说还有像光刻机等相关芯片制造设备的研发需要的零部件了。

光学领域有光学实验室帮忙进行分担研发,其它的各种零部件技术也有智能设备公司那边的实验室帮忙进行攻关,不然这3层实验室哪里能完成整个芯片领域的研究。

“嗯,多试试总会有惊喜出现的,反正公司这边有这个优势在,不利用那不是浪费么!”雷天唐笑着说道。

刘立双也是笑着点头,确实是这样,公司各个实验室之间的联动效应也是公司相关技术能够时不时的就取得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机抽选了一些正在研发实验中的项目看了看以后,雷天唐满意的笑道:“总体来说进度还算不错的,虽然2纳米技术还没有完全突破,但是相信后面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且你们对于1纳米技术的预研工作也做的非常扎实,这一点非常好,不像那些刚有一点点实验成果就敢对外公布说我们突破1纳米芯片制造技术的实验室那样大肆宣传的。

从实验室有所发现到规模化生产都不知道要有多少难关要闯,可能走到半道就掉坑里了,也不知道那些实验室的负责人是真傻还是装傻,不过我估计想用这种手段来拉投资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吧!”

说到这个雷天唐都忍不住摇头失笑起来,要知道到现在为止,不止是国外,就连国内都有两家实验室宣布突破了1纳米芯片的相关技术了,加起来都有超过10家这么宣传过了。

最早的一家甚至在无限引力集团还没有进入芯片研发领域之前就宣布了,都超过5年时间了,这么长时间也都没有下文了。

估计是炒作了一番以后找到下家卖掉实验室闪人了,或者是投资方忍受不了长时间的巨额投资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中断投资,所以倒闭了?反正近一年多来是没有这些实验室的最新动向了。

听到自家老板说这个,不止是刘立双笑了起来,就算是旁边正在工作的研究人员也都会心的笑出了声。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嘛,毕竟不是随便哪个实验室都能跟我们公司的实验室一样在研发投入上没有上限的。

再说咱们自己搞这方面的研究也都清楚的很,现在的芯片技术已经在朝着技术极限前进了,不是每个公司都有像我们公司这样的技术储备和研发体系的。

而且这里面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投入巨额的研发资金,不是谁都能保持每年投入上百亿美金的研发投入却又看不到收益的,对于很多追求利益的投资人来说,这样的投入是很不合算的,所以干到一半跑路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刘立双笑着感慨道。

在制造工艺到达28纳米以前,制造工艺的每一次进步都能使芯片制造厂商获得巨额利润,很多芯片公司都在那个年代赚的盆满钵满的。

不过,在制造工艺达到14/16纳米之后,技术的进步反而会使芯片的成本有所上升——在tel最先研发出14纳米制造工艺时,曾有消息称其掩膜成本为3亿美元,后面的技术每进步一次成本都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新制造工艺之所以贵,一方面是贵在新工艺高昂的研发成本和偏低的成品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光刻机、刻蚀机等设备的价格异常昂贵。

因此,即便先进制造工艺在技术上成熟了,但由于过于高昂的掩膜成本,会使客户在选择采用最先进制造工艺时三思而后行。

而相对较少的客户又会导致很难用巨大的产量分摊成本,并最终使企业放缓对先进制造工艺的开发和商业应用。

也正是因此,目前世界上低端的7纳米技术和中高端的5纳米制造工艺被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非常有活力的,而且依旧会被持续使用数年,无限引力集团的4纳米技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投入市场的芯片技术了。

但是往更极限的芯片尺寸上研究就不重要了吗?不是的,这种研究成果仍然是重要的——它证明了我们可以利用新材料来生产尺寸更小的晶体管,以进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