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thshuwu.com

第140章(1 / 1)

加入书签

可这确实如母亲所言,这是两个不同的时间点,如果有人能在时间上做起手脚,将原本应该很短的时间间隔拉长

好问,能够发现旁人未能察觉的线索,是一件好事,你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崔真那对形状美丽的杏眼认真地看着李好问,眼神越发地温柔:就算这线索到最后被证实是假的,是误导,你也不应该放弃,更不应该因此而怀疑自己。

须知多一分线索,便多一分破案的指望!

李好问猛地惊醒,点着头道:阿娘说得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没有找到任何实证之前,我们不能将假设就当做是结论,但也不能就此全盘否定假设否定我自己!

他手捧那枚由诡务司司丞掌管的法螺,冲着螺口,一边思索,一边总结:

目前我们发现了此案有两个时间点一是郑司丞自戕的时间点,看情形是上午;二是他的遗体被发现的时间点,是未时三刻前后。

如果这两个时间点都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寻找是否有可能,将这本该很短的时间间隔拉长。拥有这等能力的人或者法器,便必定是破案的关键

李好问对着法螺说话,他的声音落入螺口内,便随着螺纹旋转,慢慢落至那枚法螺尖而细的另一端,成为淡金色的文字,飘落在李好问预先准备的纸张上。

能将极短的时间间隔拉长至几个时辰的人

说到这里,李好问又怔了怔,不知能不能冲着法螺来一句这句先别记。但最终他还是又补充了一句,与我拥有同样类型的能力。可能是有机会读到林大学士笔记的人,也可能是与天竺传来的佛教有关的人。

罗景。

李好问心想:就算是他不来主动找自己,自己也是要去找他的。

正说到这里,崔真忽然从榻上起身,冲窗外看了看,道:十五娘恁地贪玩,到这时候都不肯回屋安寝。好问,你先在这里歇息,阿娘出去寻一寻十五娘。

好!李好问对这两位的安危并不太过挂心,毕竟是自己精分,想象出来的人物。

但习惯如此,他还是多补了一句:阿娘小心,找到妹妹之后也早些安置。

崔真眼含慈爱,深深看了儿子一眼,便出去了。

李好问一边手捧法螺,记下他对此案的分析,一边以手触碰纸张阅读,检查自己记下的内容有没有什么错漏。

渐渐地,困倦袭上心头,李好问上下眼皮打架打着打着,终于渐渐合拢。他一手托着脸颊,侧卧在榻上,打算稍歇一下。

就在这时,门上笃笃两声,卓来的声音在外响起:六郎君,有访客。

快请!

虽然李好问心里嘀咕着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有访客,但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很周到地像是个主人一般,从榻上坐起,穿上鞋子,起身迎客。

来人是个面相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拱手对李好问道:李司丞,敝主人是贵府的紧邻,姓易。久闻郎君在此居住,但一直没有前来拜会。最近听闻李司丞新任诡务司司丞,并且成为此宅真正的主人。敝主人特命我前来,请司丞恕我等一向怠慢之罪。

说着,就冲李好问拜了下去。

李好问连忙拱手回礼:好说,客气了。

那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又道:敝主人本欲亲自前来,然而年纪老迈,腿脚不便,然而又实在是想见李司丞一面。因此命敝人前来相请,司丞可否移步,前往我等宅中,见见敝主人呢?

李好问心中隐隐约约有些疑惑:他何时有一个姓易的邻居?

但自己毕竟是穿越者,穿来的时间也不算长,对敦义坊中的邻里们并不熟识。眼下见到这位管家言辞恳切,殷殷相请,于是便点头答应下来,随那管家一道出门。

出的却也不是李家正对十字街的大门,而是北堂旁侧后院的一道侧门。

李好问几乎急不得自家曾经有这样一扇门了,疑惑地问那管家:你家真是我家紧邻?

管家回身道:是的。司丞难道不记得了,李宅面对十字街,紧靠着郑家,而郑李两家背后,就是我们易家。

李好问迷迷糊糊地依稀觉得有这么个印象,便点头答应了一声,继续跟着那管家向前行去。

穿过侧门,竟是一道极其敞阔的院子。院内传来丝竹之声,那管家喜孜孜地回头道:敝主人今日请了梨园子弟到此演习歌舞,还特为李司丞编排了一支歌舞,请司丞欣赏。

李好问再度颔首,连声道:府上真是太客气了。

他也没想到,到邻人家里作客,竟然能享受这种超规格的待遇。

唐人口中所称的梨园子弟,源自玄宗时在长安大明宫中所设之梨园。这位文艺皇帝当年甄选了多名乐部伎子弟,教于梨园。虽然后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梨园人才因为战乱而星散。但梨园子弟这个称号从此传下,用来称呼那些技艺精湛的乐工与伶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