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thshuwu.com

第76节(2 / 4)

加入书签

,一年下来也要好几两银子,甚至都买不到。他们现在则是固定会有领的。

“哎,我们这些人也老了,岭南以后大有可为。”李荣生想起自己刚接手平河县的样子,全县的人都在混温饱,现在大都吃得饱肚子,还能赚钱花了。但看着自己已经花白的头发,李荣生有些生不逢时的感慨,“现在的小孩子是真幸福啊,我们以前哪里有这个条件。”

“我们县里的书院扩建得怎么样了?郡主不是说要把平河县打造成岭南的中心?到时候不止是郡主府府邸要搬到这里来,估计准备筹办的技术大学也要搬到这里来吧?”李荣生忽然问道。

现在岭南最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能写会算的。就是可惜他们的书院一开始建得太小了,而且也只交认字和算数,那些技术之类的东西没有涉及。以后要是平河县真的成为岭南中心,那这个小书院一定是不够用的。

“参考了苍梧那边的书院,平河书院也分成了大中小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预设有三个班,一个班能容纳五十个人左右。小班主要学习认字和基础算数,一共是两年的时间,招收五到十岁的孩子。”

“中班教授的东西也是一样,不过这个班级学制是三年,招收十三岁以上的孩子,等到毕业了刚好出去找工作。大班的话,教授更深一级的知识,正好用来分科,等到小班的孩子学完了可以升到大班,中班要是有天赋的人也可以去大班读。再从大班中找出最好的送去技术大学。”

负责规划书院的院长去苍梧参考后,自己回来也根据平河县的人数多加了几个班级,不过为了让大家压力没有那么大,也考虑到大多数学生读书是为了找工作,院长特地开了一个中班。

李荣生其实也不是正统读书读出来的,甚至可以说现在大齐就没有正统的书院,基本都是家学私塾,老师带在身边,根据你个人进度去教学。这样的好处就相当于有个一对一的辅导和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

但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老师的水平决定了你学的东西,甚至很多人学了只是认得几个字,会写几首诗。真正能学到本事的却是少数。

而且有个更大的弊病就是,太容易产生文人之间的小团体了,毕竟一个老师从小带到大,师生天然的就是一个团体,这可不利于国家的治理。

而这个问题,现在大齐的统治者也意识到了。

当新帝登基后,为表孝顺是要到第二年才改年号的,也就是今年才是元新一年。元新帝登基后,处处受到世家和藩王的掣肘。藩王离得山高皇帝远,只要没有人和怀安王一样跳出来说要反他,他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世家可是在朝堂上和他朝夕相处的。当自己的一个政令,又一次被反驳,没有一个朝臣吭声的时候。元新气得将御案都踹翻了。

“凭什么!凭什么!到底谁才是皇帝!倒是这个大齐是朕的还是他们世家!”

元新帝的无能狂怒王怀玉可不知道,要是知道了估计还会给他泼盆冷水喊活该。她可没有忘记这神经病在自己刚来的时候,是怎么对她的。

不过王怀玉想不明白的是,梁少康这个蠢货竟然还能登基上位,真是老天爷不长眼。

不过上面坐着的是个傻子,总比来个聪明人难搞。要是碰上先帝那样的人,王怀玉才是欲哭无泪。

而在岭南,好不容易才拔出了韦家这一批大家族,王怀玉自然不可能再让他们利用知识垄断壮大。好在她一来的时候就开始布局建设书院,虽然只有五个,但也让不少人认得了字,让知识从世家走向了平民。

现在她彻底掌控了岭南,自然是让知识散播得更广,她甚至打算等再过个年,书院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且成年了,就试着组织科举考试,以后的官员选拔都从考试中选。

不过这个计划王怀玉没有说,她只是督促刘明锐赶紧把大学选好址,准备开工。最迟也要在第一批学生毕业时投入使用。

刘明锐也不出李荣生所料,看上了平河县这个风水宝地。

“地势开阔平坦,在岭府的中心地带,还有大江大河流经,可以覆盖到整个岭南,是建设大学的好地方。”

就刘明锐的这一句,平河县的百姓发现县衙里又出了招工的告示。

“招募箭镞工人,大工每天五十文钱,小工每天三十文钱,不包吃住。工作地点在平河县城北老虎山脚下,有意向者到县衙招工处报名。”

现在平河县大多数百姓都能认得几个字,更不要说年纪小一点正经读过书的,现在都不用衙役在告示面前一遍遍读给他们听了。

县衙门口两边的墙上,还有县里面最大广场处立了三个特别大墙,每次县衙有什么政策都贴到上面,百姓们也习惯了每天到那里去看看。所以一看到招工的消息,别管之前是腿脚不利索的老太太,还是走不动路的老头,全都呼啦啦的回家去找人。

“快快,阿达快拿上你的户籍去招工处报名,县衙又找人。”

“春娘,我的户籍呢,赶紧找一下给我,县衙那边又找人干活了。我要去报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