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thshuwu.com

第526节(2 / 3)

加入书签

国将军……宗人府现有记录的宗室有近三千人,便是其余的宗室禄米少些,也要平均每人500石,这就是一百五十万石。合在一起朝廷每年要给禄米二百万石。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有几个省份一年的禄米能有两百万石的?

国库每年的税粮看似维持在高位,可消耗也不少啊,军饷、赈灾、官俸,那是处处要钱,朕就是翻修座宫殿那都舍不得。真要一年能剩个两百万石,朕就存个十年,弄他个二千万石粮食给朕的将军们。”

有二千万石的粮食,再多开辟几个马场,养些马,到时候他就敢喊出大明版本的‘三十万北凉铁骑’。可是它每年不剩这么多粮食啊,就这天下还饥民遍地,救也救不过来呢。

“陛下所言极是,眼下已近年底,下一年的秋粮还未解缴入库,上一年的则已基本消耗一空,只留一些应急,若是惹得天下宗室都来讨要禄米,户部必然是要急的。况且上百万石的粮米,就是户部有,拿出来怕也心疼,他们一定会说按照旧制,不必给齐。”

朱厚照给了几分笑意在严嵩的脸上,“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加的要恨死你了。”

“臣食君禄,是为陛下解忧,臣读圣贤书,是为做一名忠君之臣,至于长短,留待旁人去说便是。”

“嗯。不过,一年两百万石的粮食,朝廷不是给不起啊。你这个账得让他们算得更加惊心动魄些。”皇帝略有深意的这么讲了一句。

“陛下的意思是?”

“得有人去给大伙儿讲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

皇帝掐着腰走上台阶,“一张纸永远无法对折七次的故事。”

这就是严嵩不能理解的了,“一张纸怎么无法对折七次?”

“当然不是绝对的,不过要找到能对折七次的纸在这里是不可能的。”朱厚照单手指了指他,“这件事可以找书院里的格物学院帮忙。尝试尝试,看看朕说的是不是真的。道理朕不与你讲了,讲了你也不懂。

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开枝散叶’。你去算一算,太祖皇帝时不过二十几个宗室,到朕之时才一百多年,再有一百年又该是多少人?又该是多少粮?这么一算就会发现,此制不改,我大明不要说万世基业了,就是三百年都撑不过去。叫太祖皇帝知道大明还不如弱宋,你说他会不会责怪我们这些后世的不孝儿孙?”

“那,陛下要如何改?”

严嵩敢问出这个问题,他有这个自信。

朱厚照也觉得这小子很有奸臣之才,于是就和他坐下来慢慢说,“要限制藩王的财富,不法之财要清退,这是其一。其实朕不想杀人,都是自家人,杀了是叫外人看笑话。其二,宗藩承袭爵位,不论是不是嫡长子,都要降级袭爵。”

第二点才是真正的杀招。

清王朝就是这么干的。

大清呢,虽然有各种毛病,但是在封建王朝阶段的统治技术确实走向了巅峰,而且解决了过去数个王朝始终解决不好的问题。

王爷,就是一个典型。

在大清,你爹是亲王,你就得降一级,连降了几级之后,几代一过也就不剩个啥了。

所以后来北京城里姓爱新觉罗还一边在路边儿擦鞋的可不少。

一个亲王一年一万石,过一代,全成郡王,郡王一年才两千石,再降一年就是一千石,翻倍往下掉啊。

严嵩此刻方知皇帝真正的用意,不过这样一来会有一个问题。

“陛下,宗室降级袭爵,几代以后无禄米可领,那么宗室又该何以谋生呢?”

降级袭爵其实不难,圣旨一下,说定就定了,有什么的,难道他们还能到京师里来粮不成?

但是严嵩问的就关键了。

明朝为了解决藩王造反的问题,几乎就把王爷们当废物养了起来,干啥都不行。这种活法也就当王爷能行,不当王爷那总得找点儿事儿干才能养活自己啊。

可这样一来,有些祖制就得改了,有些事情就得让王爷干。

而且,你不能够说这个事镇国将军可以干,郡王不可以干,那很可笑,而且很难监管。

所以这个禁一解,就是全解。

“算你聪明。”朱厚照夸奖一句,“这事儿朕想过的。降级袭爵,这是往下,有往下就得有往上啊,如何往上?所以还要再加一个以功升爵。”

严嵩听到这里就跪了下来了,“圣上是千古明君,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太宗皇帝之所以定下这般规矩,也是为了防不忍之祸呀。”

“朕明白太宗皇帝的意思,但是时移世易,若是因循守旧,朝廷养不起那么多宗藩的。再者为了安抚宗室,朕决意设立一些‘宗人缺’。”

宗人缺?

严嵩不解,“请陛下赐教。”

“就是只允许宗室成员担任的官缺,其他人都不允许,算是给宗室的特权。”

这……

似乎有深意啊。

“敢问陛下,是什么样的宗人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