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thshuwu.com

第203节(2 / 3)

加入书签

李东阳脸色大变,“阁老!何必如此?!”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无非也就是把这条命献给大明就是。”刘健自小刚直,他原来在翰林院就有个刘木头的称号,“历朝历代,可有定穷兵黩武之国策的?况且大明早已不复太祖、太宗之盛象,如此不惜民力,我辈岂有不劝之理?以陛下之龄,徐徐图之又能如何?何必如此冒险?一旦遇阻,则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你我之臣,难道不是愧对太祖太宗,愧对天下万民?”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

而在千牛堡之外,

随风舞动的明军踏雪而行,他们这一路竟然追到了长城。在这一段长城之北,就是河套!

扣屎盆子

月余时间的赶路,王守仁终于在三月中旬抵达京师,按照规定流程去吏部报了名之后,他便想到了在京师里的一位老师,

不过站在王鏊的府前思量许久,王守仁决定还是不要进去了。

虽说这有些没顾上守溪先生对他的一番恩情,不过他要拜访的这人担任的是吏部尚书,还兼有帝师之名,深得皇帝信任。此时上门拜访,总归是有跑官、求官之嫌。

七年龙场,他已不是当初的王守仁。

不过他不去招惹王鏊,宫里的公公却来招惹他。

皇帝算着他进京的日子,就是要召见他。

名义都想好了,还是他的父亲王华。

“还未请教公公名讳。”王守仁彬彬有礼,并不因为对方是个阉人就刻意疏离。

“王主事不必多礼,咱家姓尤。”

“尤公公好。”

尤址较当初在山东的时候清瘦了许多,他其实没刘瑾年纪那么大,也就刚四十。

王守仁进宫的路上总是觉得忐忑,他才到京师,刚办完事,宫里的人就来了,岂不是说明有人在盯着他嘛?

可他一个小小的兵部主事,有什么好盯的。哪怕是他爹,此时也已经在南京领一闲职了。

“尤公公。”

走在身旁的尤址微微低头。

“下官初入京城,有不明之处想和尤公公请教。”

“王主事到了宫里,自然就什么都清楚了。”

王守仁心里微微惊讶,宫中的人倒是聪明,竟然知道他要问什么,看来不能小瞧了这些人。

乾清宫,西暖阁。

朱厚照正站在御案旁翻奏疏,

门口处,尤址领着王守仁进来,并向他示意背对着他们的那人正是圣上。

“臣,兵部主事王守仁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这个名字,朱厚照神情一顿,手中的动作也停滞下来,随后缓缓转身,他从上到下的打量这个跪在西暖阁的壮年人。

清瘦、平淡,似乎平平无奇。

而与几年前相比,则多了些沉稳。

朱厚照有很多问题要问他,可君臣有别,一个小小的兵部主事被皇帝过分关注,先不说非议如何,对王守仁自己都不一定是好事。

“记得弘治十二年时,朕将你贬去贵州龙场,你先去山东见你父亲、随后才赴任,这次召你回京,你先入京城,而未去南京。伯安,你心中可有觉得朕和朝廷有些不近人情?”

“陛下言重了。臣从未如此想过,且家父教诲,即奉王事,当以国事为先、家事为后。至于贵州龙场一任,臣已幡然醒悟,也明白了陛下的良苦用心。”

“朕知道,你发现了边军将领侵占军屯之害。既然你说幡然醒悟,那你告诉朕,这事儿还要不要做?”

“要!”

“做得成?”

“做不成。”

“做不成也要?”

王守仁回答的斩钉截铁,“做不成也要!”

朱厚照微微露出笑意,“……你父亲实庵先生,在浙江捅了个大窟窿,为朝廷、为百姓做了好事,可结局却不好,朕虽是皇帝,但也无能为力,只能调他去南京,你是他最为宠爱的儿子,为了弥补他,朕也只得将你从贵州再要回来。连番赶路对身体不好,你先在京城休整几个月,等你觉得准备妥当了,递个奏疏进来,朕允你去南京,父子团聚。”

王守仁直身拱手,“臣请陛下收回成命!家父巡抚浙江,受得是皇恩王命,本就该为朝廷效死。陛下准臣返京,已属格外之恩,臣父子二人,岂敢奢望更多?”

“金口既开,没有收回的道理了。你父亲是一代忠臣,朕也盼着你能够为朝廷出力。早年间就听闻你对边塞、军事颇有兴趣,你回来的正好,此时朝廷有复套之议,你可回去后仔细参详,若有所得,如实具奏。”

“臣遵旨。”王守仁这下明白,原来皇帝召见他也是因为父亲,“若陛下没有其他吩咐……”

“不急。”皇帝偏了偏头,“刘瑾,请王先生。”

“是。”

王鏊也在宫里,而且在边上听了半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