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thshuwu.com

第127节(2 / 3)

加入书签

家,问国家富不富,先不是问钱粮,先是问有多少马!

朱瞻基也告诫大臣,叫他们关注马政,说:军国所用,马之为最。军国大政,马政亦大。

而按照一般的套路,和其他所有制度一样,明朝的马政在开国之初还是比较好的,永乐驾崩时,能养150万匹战马。但到弘治十二年……怕是连这个数字的一半都没有了。

这也就是之前毛语文在大同查走私商人时所遇到的‘大同缺马’的背景。

杨一清的奏疏中言明,陕西的养马机构只蓄养了两千多匹战马,其中还有不少是老弱病危马……

李东阳在看奏疏的时候则在想:杨一清也是个聪明人,眼下看京中局势、太子所为,他应是料定将来朝廷必会对鞑靼用兵,既然用兵,又怎么会忽略马政?

而他负责督理马政,这就不妙了,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朝廷要用马,他这个总负责人却拿不出足够的战马,那不是屎盆子全扣在他的头上?

毕竟马政怠坏至此又不是他杨一清的罪过,凭什么顶这个雷。

所以还是早早的把情况报上去,既为国为民,又解除隐患。而且说得越严重越好,反正到时候出了问题不要来找我。

而一旦朝廷重视,把这件事做起来了,那督理马政的官员岂不是政绩显著?他杨一清也能够在太子这边来一个‘青春版的简在帝心’。

这就是经验丰富和初生牛犊的区别。

看看王守仁那封疏上的,劲头很足,但搞得大家人心惶惶。再瞧杨一清这封疏上的,挠的就是殿下的痒处。

李东阳不动声色的点点头,现在就看殿下怎么处置了。

“怎么都不说话?”

可能是杨一清的奏疏太过深刻,搞得大家都有些‘畏难情绪’了。

但朱厚照不是那种性格,封建时代当然难,要在这个体制下激发出点活力出来也不容易,可不能就这么认了吧。

“本宫自监国之始就说过,任何事项都是要先搞清楚什么状况、问题在哪儿,有问题不怕,总归是想办法一起解决。要不还是各抒己见,都说说马政……可还有改良的余地。”

明代的马政呐,也真是难。

“殿下,臣先来说吧?”刘健是内阁首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可以躲,他躲不了。

初议马政(二)

如果专门去读中国马政的历史,会遇到一句话,叫“马政莫详于明,亦莫弊于明”。

就是因为朱元璋吸取了历朝历代马政的教训,制定了较为完备的马政,但吏治败坏之后,异常完备的马政又酿成了太多灾难。

总得来说,明朝获取战马有三个方式。

一个就是官牧,这个很好理解,由朝廷划定草场,专门养马。朱元璋为此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太仆寺来管理,就挂在兵部的下面(后期又增设苑马寺)。

不管叫什么名字,反正就是皇帝专门派了一帮人、管理一块草地,负责养马。

后面败坏的缘由也很明显,就是草场被宗藩、地主豪强占了,当然其中的原因又很复杂,便是开国的时候人少、有地方养。随着人丁滋生,有些地不得已要开垦出来种粮食,所以有的也是被军、民给占了。

第二就是茶马贸易。它主要是在边关地区,用茶叶和西藏、西域以及北方游牧民族换马。直到现在,有些地方仍然会有一个景点叫:茶马古道。

但这个渠道,被茶叶走私给搞坏了。

第三个方式,就是造成巨大灾难的源头,甚至创造了一个词叫‘响马’。

这个方式叫民牧。

民牧这个政策是借鉴于北魏和宋朝,就是让百姓帮助朝廷养马。

总的原则就是帮我养马,养好了我免你的税,养坏了,你赔我。一般会有‘计户养马’和‘计亩养马’这两种方式,就是这五十亩地养一匹马,或者你们十五户人家一起养一匹马。

但时间一久问题就来了,

首先,我作为百姓,朝廷今天给我一匹健康的马,但是他娘的我就是运气不好,那匹马明天就是一下子病死了我咋办?

那就得赔,一匹马可贵了,少说要二十几两银子,所以不断有家庭因为养马而破产。

其次,一起养马,就存在豪强欺压百姓的情况,比如我们二十户共同养一匹马,大家各养三十天。那么有势力的人,就会选择草木茂盛、人不忙的季节去放马。

像是没什么草、又忙得要死的季节,就让穷苦百姓去放,耽误了农时不说,放马还得跑更远、更多的地方,所以百姓苦不堪言。

本来一年到头扑在土地上能吃饱已不容易,这一耽误基本就面临饿肚子。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只要是各家一起养马就肯定会出现,洪武年间就有这样的现象。

再有,朝廷把一匹马交给百姓去养,会要求一年你给我产一匹小马驹,但这个小马驹合不合格要送去验,这个验,就有学问了,因为验就得有官吏负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