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历史回望(3 / 5)
清真寺、桥梁、输水管道和学校等公共设施。
进入16世纪,整个奥斯曼帝国如日中天,当时的小亚细亚、克里米亚、高加索、美索不达米亚、中东、北非和巴尔干地区都在这个大帝国的统辖之下。也就是说,它几乎占据了全世界1/6的领土。
皇宫岬
在金角湾和马尔马拉海之间有一块突出部分,名为“皇宫岬”。拜占庭军队在此拴起粗铁链,以防奥斯曼军队的船只对城堡形成包围之势。为了突破封锁线,奥斯曼人想出一个新奇大胆的办法:他们在舰船的底部涂上油,船上系起纤绳,在牛和上万名士兵的齐力拉拽下,一艘艘舰船从博斯普鲁斯海峡通过陆路被拖入了海湾。这些舰船集中起来组成浮桥,士兵们迅速登桥越过海湾到达城堡的脚下,发起了最后的总攻——君士坦丁堡在围城53天后终告陷落。
动荡与灭亡
然而,再耀眼的太阳也有落山之时。当欧洲人开启大航海时代,整个世界局势出现了急剧逆转。17世纪的维也纳之战给了奥斯曼帝国当头一棒,其后遭遇的一连串败绩更令它元气大伤,这个超级帝国从此江河日下,曾经开拓的巨大版图也日渐萎缩下去。
◎外战失利
1683年春天,奥斯曼帝国进军奥地利,准备占领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奥地利派出军队匆忙应战,结果屡战屡败,根本无力抵挡。7月上旬,奥斯曼大军逼近维也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仓皇逃离。
其时,入侵一方有十几万人,兵强马壮粮草丰足,而守城一方只有13万人,武器较差粮草不足。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谁都能看出这是一场胜负明显的战争。于是,奥斯曼大军在7月14日围城后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休整了十天才展开攻势。没想到,接下来的拉锯战持续了一个多月,正当维也纳破城在即,波兰国王率领一支7万人的联军于9月12日及时赶到。战局顿时急转直下,奥斯曼军队被打得遗尸遍野狼狈溃逃,维也纳之战以入侵者的失败而告终。
这次战役是欧洲多个国家与奥斯曼帝国持续300多年斗争中的一次转折点,令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的军事计划受阻。更不幸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奥斯曼帝国又遭遇了接二连三的军事挫败。为了争夺雅典,奥斯曼军队败给了威尼斯军队。接着,奥地利军队深入匈牙利,赶走了奥斯曼人。不久,莫斯科公国连续进攻奥斯曼的盟友克里米亚鞑靼人,最终逼得奥斯曼帝国签订和约,交出了亚速海和亚速港。更糟糕的是,在对外战争连连受挫之时,奥斯曼帝国内部也爆发了战争。
◎内战爆发
维也纳之战令穆罕默德四世退位,新任苏丹苏莱曼二世只是个傀儡君王。他在任之时,苏丹近卫军和西帕希骑兵发动叛乱,在国内引爆一场内战,内战的结果是两支部队洗劫了伊斯坦布尔等多个城市。
苏莱曼二世启用穆斯塔法·柯普吕律来平息叛乱,穆斯塔法大力整顿帝国的财政并建起一支新军,这支新军的目的在于镇压国内叛乱者及清除其他潜在威胁。经过一系列残酷镇压,穆斯塔法从叛乱者手中夺回贝尔格莱德和尼什等几座城市,并稳定了伊斯坦布尔的局势。接下来,他试图反击奥地利人,但在斯兰卡曼战役中被杀身亡。
新任苏丹穆斯塔法二世试图继续战斗,可是接踵而来的败绩让他无力回天。随着奥地利、威尼斯、莫斯科公国的连连获胜,奥斯曼境内大片领土被迫分割出去,穆斯塔法二世只得派出大臣与所有的对手开始了一次次和谈。
奥斯曼帝国明显衰弱下去,欧洲各国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继续施压,继续大面积地瓜分其领土,致使奥斯曼帝国未获喘息之际,最终沦为“欧洲病夫”。
进入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阵营,战败后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按照条约规定,帝国的大片领土遭到了协约国的肢解瓜分,只剩下以安卡拉为中心的安纳托利亚中部和东部,以及黑海沿岸一小块地区。1922年,末代君王穆罕默德六世被迫流亡,延续了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至此终结。
1788年,奥斯曼军队试图阻止俄罗斯对奥恰科夫的进攻,最终俄军取得了胜利。
共和国诞生
协约国企图瓜分奥斯曼帝国领土及土耳其本土的决定,令这个国家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人民连续展开一场场游击斗争,资产阶级和爱国军官等进步力量也相继建起了地方性的“保护协会”等民族主义组织。穆斯塔法·凯末尔将军挺身而出,担负起救国重任。
◎领导独立运动
1930年,参加完国民会议第七周年庆典后的土耳其共和国政要们。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1919年5月,凯末尔以第三军督察的身份来到安纳托利亚。本来,他的任务是恢复当地的社会秩序,但这位将军却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反帝斗争中,博得了大批群众的信任和拥护。7月,在他的主持下,各民族主义组织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凯末尔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