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thshuwu.com

第一章 印象伊朗(9 / 17)

加入书签

公园是指密拉特公园、瓦基尔·阿巴德公园、库赫·圣吉公园和米尔朝·库恰克·汗尼·江伽利公园。公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处处可见平阔的草地、宁静的湖水,成为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大巴扎是指里达巴扎、萨劳亦巴扎和库韦梯巴扎,素来是购物者的必游之地。

古老的建筑与新兴的商业市场形成了有趣的对比,浓郁古韵与时尚气息也在随时交融并汇,马什哈德在重重叠叠的城市影像中变得愈来愈鲜明动人。

伊斯法罕

古丝路的南线要站

漫长的丝绸之路带动一大批都城走向繁荣兴盛,远在伊朗的伊斯法罕也因此而蒙受恩泽成为丝路南线上的一座重地要站。如今数千年过去,丝绸之路犹在,古老都城却已换了模样,在岁月风霜的浸淫之下变成一座承载着深厚古韵的历史名城。

◎痛苦与荣耀的缩影

伊斯法罕商业上的繁荣令人惊叹,出产的传统手工艺品闻名遐迩。这件手工制作的工艺品颜色饱满,精美细腻。

伊斯法罕处于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的谷地之中,深居伊朗腹地,又是丝绸之路上的南线要站,不可避免地被历代兵家视为征战之地。在波斯帝国兴盛之时,它便是各路军马的集结之处,因此波斯人为其取名“伊斯法罕”,意即“驻军部队”。其实早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伊斯法罕已初具都市规模。那时候,它正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居鲁士二世的统治之下。到了公元前330年左右,骁勇善战的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马其顿大军压境而来,波斯一带饱受屠戮之苦,伊斯法罕也陷于连绵战火中。一座辉煌的都城也许只有经过战火的洗礼才能涅槃重生。在其后的塞琉古国、阿尔沙克王朝及萨珊王朝时期,伊斯法罕虽然屡遭重创但总能复兴盛起,而且在每一次兴起之后,它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声名也越传越远。

当时间推进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来到波斯大地,他们在给这片土地带来战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鲜而蓬勃的活力——阿拉伯文明与波斯文明交融碰撞,伊斯法罕开始展示伊斯兰时期的繁华与荣耀。

伊斯法罕街景

城市街道整洁干净,很难看到特别高的建筑,这是为了保护散布城中的大量名胜古迹。

然而,战争的伤痛并未停止。11世纪~14世纪里,塞尔柱人、蒙古人及帖木儿大军相继袭击又相继离去,他们掀起了战争带来了苦难,离去时留下一座遍体鳞伤的城,伊斯法罕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痛苦辗转。16世纪以后,当伊朗历史上最伟大的萨法维王朝拉开序幕,它在阿巴斯一世的帝国版图中取代了加兹温,成为新王朝的新王都。

在萨法维王朝统治之下,伊斯法罕进入鼎盛时期,一大批宫殿、园林、桥梁、道路和清真寺相继建起。那时候,城里城外交通纵横,四方商贾云集,八方宾客汇聚,连绵不绝的商队满载着珠宝玉石、丝绸铜器重重涌来,60万人在庞大的城市里穿梭奔忙。据1664年~1667年居住在此的法国商人记载:当时市内有162座清真寺、48所经学堂、173个公共浴池,182家商队客店。在这个高密度的人群聚集地,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流露出难以遮掩的富贵之气——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之一,“伊斯法罕半天下”的说法即由此而来。

18世纪,阿富汗人挥鞭而来,伊斯法罕人口锐减,一蹶不振。直到巴列维王朝,这里的许多历史建筑才得以修复,并建起了一座座工业区,伊斯法罕才得到渐渐兴盛。这座几经战火洗礼的老城重新站立之后,在最近一个多世纪里快步发展,迅速荣升为伊斯法罕省的省会与伊朗第三大城市。

在伊朗历史上,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像伊斯法罕一样,成为伊朗古代历史最痛苦且最荣耀的一个缩影。而且,这座城市所承载的深厚底韵也令伊朗境内的其他历史名城难以比肩。

伊玛目广场旁的小店

广场四周有很多出售波斯工艺品的小店,这里的商品比巴扎里出售的商品更精美。这家铜器店出售的波斯铜器都是老匠人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

◎名城古迹

哈鸠大桥上的国王会客厅

在萨法维王朝时期,哈鸠大桥有卫队把守,是皇室贵族观看盛典、游玩、纳凉的地方。举行盛典时,国王站在桥中央的国王会客厅观看大典。

既然贵为王都,伊斯法罕的城市建设必有庞大合理的格局。这座城市有一河一道穿行而过,一河是指扎因达鲁德河,一道是指查哈尔巴大道。扎因达鲁德河长达360千米,自东向西绕城而过,河面上架起大大小小的桥梁,有全城最古老的谢赫里斯坦大桥,有风情万种的三十三孔桥,有兼作水坝的哈鸠大桥,有连接皇家庭院的居易桥,还有连当地人都数不清的各种石桥木桥。查哈尔巴大道长5千米、宽475米,将全城分为东西两部分,道边的店铺民居鳞次栉比,宫殿和公园穿插其间,各大名胜古迹如珠玉般散落四处,比如伊玛目广场、伊玛目清真寺、卢特夫拉清真寺、礼拜五清真寺、四十柱宫以及大小经学堂等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