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thshuwu.com

第五章 草原之风(2 / 7)

加入书签

礼仪习俗

蒙古人长期从事狩猎和游牧生活,性格豪爽、举止大方,并以热情好客而闻名于世。在社交场合里宾客相见时,蒙古人一般都会互致问候或施握手礼,但献上哈达要属一种最正统的礼节方式,同时也是蒙古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代表性礼节。

◎美丽的哈达

蒙古人通常用献哈达来表示崇高的敬意。哈达是一种用丝绸、绢纱或棉布制作的“礼巾”,颜色有白色、浅黄色、蔚蓝色,一般宽30厘米,长05~1米,最长的可达3~4米,称为“朗脆”大哈达。哈达上绣有“八宝”“云林”等吉祥图案。

白色哈达寓意“清白、朴实”,象征洁白纯净的心灵、幸福吉祥的生活、彼此信任的友情;黄色哈达象征尊敬与接纳、好运与幸福;蔚蓝色哈达象征生活像天空和大海一样清爽欢快、前程远大。

薄如蝉翼的丝质哈达

献哈达时,必须用双手捧着哈达,鞠躬献给对方。哈达的长度和献哈达的礼仪方式取决于接受者的身份或与献者关系的远近。给尊者或长辈献哈达时,身体要略微前倾,双手捧着哈达举过头顶,放到接受者的座位前或胸前。接受者的动作和姿态一般要同献者一样,并向对方表示谢意。

蒙古人对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除了看门、守夜以外,它跟着主人放牧,护卫牧群应对外来的侵袭,甚至能替主人狩猎。

蒙古人具有热情好客的传统,即使遇见陌生人也会以礼相待。他们把酒视为食品的精华,朋友见面常以酒水相待。因此到蒙古人家里做客,当主人敬酒时,应该痛快举杯一饮而尽,这样才能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如果客人实实在在毫不客气地痛饮饱餐,主人会感到格外高兴,认为对方诚实可交。

蒙古人对长辈特别尊敬。长辈或尊者要坐在西边的尊位,长辈讲话时不能乱插话,长辈发问必须温和地回答,外出回来要到祖辈、父辈面前请安问好。

◎日常禁忌

蒙古人认为火很神圣,是驱灾辟邪的圣物,因此禁止把刀插入火中,禁止用刀拨火,禁止在火上砍切东西,禁止在火上烤脚,禁止往火里扔脏物,以免刺伤或亵渎火神。由于自古以来随水草而居,蒙古人又特别崇敬水,认为在河里不能洗澡、洗脏东西,更不能倒垃圾、大小便。

蒙古人忌讳黑色,将其称为“哈尔”,任何罪恶、不幸、背叛、贫穷等不吉事物都以黑色涵盖。

蒙古人送礼时忌送帽子,帽子的口朝下则预示着会破坏别人运气。接递物品时,需以双手接递为敬,也可单独使用右手,但不能只用左手接递,更不能用手指或马鞭指向别人或接触别人的用具,那会被视为很不尊重对方。

蒙古人对动物的感情非常深厚,把狗视为草原牧区的朋友。到牧区人家做客,千万不能打或呵斥主人家的狗,否则就是犯了禁忌,会遭到主人冷眼相待。不管客人是骑马还是驾车,在接近蒙古包时切忌重骑快行,否则便会惊动畜群,或是让主人误以为有坏消息传来。

哈达是蒙古族礼仪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

剪发宴仪式

剪发宴仪式是蒙古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传统仪式。当女孩年满2岁,男孩年满3岁的时候,家长会请一位与孩子属相相同的人前来为孩子剪光头发,同时还会举办一个特别的宴会,邀请喇嘛出席为孩子宣读经文祈福。等到仪式完成,家长再将剪下的头发烧掉。

蒙历新年白月节

每年公历的一二月份,蒙古人开始准备“查干萨日”,汉语意思是“白月节”。蒙古人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吉祥、神圣的象征,遂将岁首正月称为白月。白月节预示着春天的开始,预示着万物复苏牛羊肥壮,它相当于中国的春节,是蒙古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届时,蒙古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唱歌跳舞,迎接新年的到来。

◎美食与仪式

白月节按照蒙历(与藏历基本相同)来确定日期,即每年蒙历的元月一日,日期与中国春节的时间差不多,有时相同,有时相差几天或几个星期。白月节的日期比较令人烦恼,因为在历法上存在分歧,几乎每年都是在政府的决策下才能把白月节的日期敲定,所以人们无法提前做好一些相关计划。

尽管日期不定,但节日的到来很快就会将阴霾扫光,家家开始兴高采烈地为节日准备食物。按照传统,一般家庭都要准备赫云包布、煮全羊、包子、饺子、肉饼等食物,以及马奶、白酒等。赫云包布是一种用面粉和着黄油、牛奶炸成的食物,味道浓郁香甜,是每家每户必备的过节食品。据说,全蒙古顶级的赫云包布来自佛教圣地甘丹寺,那儿选料上乘,工艺娴熟,还带有祥云、花卉等图案,寓意着吉祥与幸福。此外,蒙古人的年夜饭桌上,一定要摆放奶皮、奶豆腐等白色乳制品。

蒙古人对春节食品的摆放颇有讲究,一般将点心、奶酪和糖果摆为3、5、7、9层,通常以9层为主,因为蒙古人认为“9”是最大的数字,也是最吉祥的数字。新婚夫妇的家中一般只摆放3层糖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