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 朝议(1 / 2)
朝会继续进行,枢密院太尉曹参上前道:“启禀汉王,樊哙将军带领精兵两万孤军深入茫茫草原,一举破坏了十多个部落,佯攻单于王庭,成功吸引了匈奴甲骑回防,如今樊哙将军带领生还的将士已安全回到了狄道边关,不过却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匈奴大军三十万甲骑正往祁连山下汇聚,西域三十六国也结成了联盟,据说也有近数万人在向祁连山南麓聚集,人数越来越多,加起来估计能达到四十万大军,看来用不了就要从贺兰山一带进攻我西川的边陲疆域了。”
“啊,竟有此事?”所有文武官员陷入了惊讶之中,众所周知,汉室精锐的北伐军和东征军,共四十万,都用来进攻中原了,此际正与北盟军、南盟军对峙,陷入僵局,无法抽军回来,眼下西面又有大军来袭,使西川形势危矣!
刘禹辰闻言也陷入沉思,眼下北伐军和东征军难以撤回,汉室四大军区还有
镇南军和平西军,分别有郦商和陈郗统领,只是镇南军一共八万人,驻守蜀川西南抵抗羌人入侵,及各地土著蛮族的反抗,保护蜀地的安危,
平西军镇守西北部凤舞关、汉明关、陈仓关、祁山、白马关、临洮长城一带,近十万精兵,却有两万被抽调进入了草原,能活着回来的人数想必也无几了,此外还有巴地的守军、剑门关的驻军、阳平关驻军、栈道守军等,这些都是地方驻军,人马并不多,要反击匈奴,必须要四处调军了。
“诸位爱卿,这一战在所难免了,都有何高见?”
曹参先回道:“汉王,这一战迫在眉睫,当务之急就是调动各处精兵回防,然后出征阻抗匈奴联军,加上驻守京城的京卫十二营,禁卫军和御林军,可迅组建一支近十万的大军,破敌虽不够,但坚守还是能办到的!”
刘禹辰微微点头,转向陈平道:“陈爱卿,你有何见解?”
陈平出列道:“曹太尉所言,及时调兵非常有理,臣再加一条,这支西域联军鱼龙混杂,多则万人,少则一千人马,语言不通,调度不灵,肯定协调性不好,朝廷可以派出使者进入西域,挑拨他们内部的关系,拉拢能投效汉室的西域小国,这样西域联军就会瓦解,反倒是那三十万匈奴甲骑有些棘手,匈奴乃是骑兵的鼻祖,不论骑射还是马力都要高于我军,眼下汉军骑兵都派出去东征北伐了,汉中聚集的骑军不会过三万,以三万对抗三十万,困难比较大!”
刘禹辰颇为赞同陈平的观点,这陈平最常出的就是离间计,要对付这四十万大军,光靠硬拼是不行的,再说匈奴和西域人与中原人比,身体和战马都占有优势,但缺点是愣头愣脑,多勇少谋,唯有用头脑才能战胜胡虏!
忽然灵光一闪,转向兵部尚:“周爱卿,兵工厂最近研制的生铁炼钢法如何了,可有成效?新一批的红衣大炮该出炉了吧!”
周勃出列回道:“禀汉王,兵工厂一直秘密研制,钢铁技术虽然仍显生涩易脆,但已产出好几炉钢铁水,数日前,又一门红衣大炮已然打造出炉,仍在试验中,此外汉王设计的那个叫‘望远镜’的东西,也已批量生产了,火药的产量也多了很多,可投入大军使用!”
刘禹辰闻言心头暗喜,如果火药大量生产,就可以制造成炸药包和雷管,到时候与匈奴骑兵对抗,至少能炸死很多敌兵,火炮即使不能大规模使用,效果不大,但地雷对付骑兵却能挥最大用处。
“匈奴与西域番邦犯境,我大汉定要进行反击,保卫河山,保卫家园,由枢密院拟旨,迅从西川各地调集精锐,在祁山下大营聚集整兵,准备迎战匈奴联军,另外各地招募新军,后备储役,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全民皆兵,直到统一天下、定国安邦之前,绝不能歌舞升平、松懈警惕!”刘禹辰当机立断做出了圣谕。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叩拜退朝,整个汉中陷入了最关键的时期。
刘禹辰回到御书房,召见丞相萧何、太傅张良、太尉曹参、督察史陈平、兵部周勃等重要三公六部的大臣又召开了小会议,商讨调动兵马、将领人选、粮草补给等问题。
“朝中上将军之列的都已经驻守边疆,朝中无将可派,况且匈奴单于亲自出战,麾下猛将如云,西域番邦联军也不乏能人异士,若没有像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大名将之勇,蒙恬韩信之将才,这一场抗敌之战,以少敌多,恐怕胜券极小!”张良分析着当前朝中将领,能堪当此大任者绝无仅有。
曹参道:“太傅所言极是,风匈奴和西域联军有四十万众,而且以甲骑为主,草原和西域的战马,强于中原和西川,在贺兰山下,空旷的雄关外,正面对抗根本抵挡不住骑兵的冲击,必须坚守雄关,耗几个月,联军粮草补给不足,自然就退兵了。”
刘禹辰沉思片刻,忽然开口道:“看来这一次,本王要亲自御驾出征了!”
“汉王,此事万万不可,您现在是一国之君,大汉的君王,一人安危系着汉室的兴衰,万不可轻易冒险,何况这一场仗,胜算不高,最多是个僵局,汉王若有个闪失,汉室统一中原的大业就彻底破灭了。”丞相萧何力劝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