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道生于无(1 / 2)
“有生于无,无生有,有归无;无形之道生有形之器,万物生于无有。气聚为象,气凝为人,气聚成形,散则成风、化气、无影。气生精,精生神……”一鸿白影俏立在山崖之上,玉手中拿着一部《易经》在细细品味,一张素颜不食人间烟火,宛如九天玄女降尘凡,此女正是淳于婉儿。
经过两个月时间,淳于婉儿以超然的智慧和能力,调集了所剩三千龙牙精锐,吸引陈仓一带的大漠铁骑,以八卦车阵、乱石阵、火牛阵、地坑阵等连破铁骑军团,使得在驻扎袭击陈仓一带的一万重骑和散骑遭到了重创,只剩下四千多人逃亡凤阁岭一带边界,不敢再踏入陈仓凤翔地域,随后淳于婉儿派出一万精兵驻扎陈仓关,阻隔这支铁骑和章邯的军队汇合,重新掌控陈仓的控制权。
凤武关和汉明关也都固若金汤,各聚集了五万人马,由灌婴、陈郗二人为驻守大将军,统领两军,做好镇守汉中门户的重任。
随着杀伐气息的加重,玄女自觉有伤道根,无法再达到宁静致远、心如止水的境界,闲来无事,特别拿着《易经》细读,融于大道之中。
天地人一气,人为小天地,天人合一!
淳于婉儿此刻衣袂翩飞,飘逸如仙,立于山崖上,默念着:“万物生于无有。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事万物……”
她念着念着,心灵冥一,融入道境,不断有淡淡的雾气从她身上洒出,这是人思维念头与自然交泰融合而产生的灵气,传说道家人物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后,可吞云吐雾,有各种神通,虽只是神话传说,但道家玄秘博大精深,本就是飘渺之念,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故而世人常庸人,数百年无仙者出现。
而真正修道炼气之士,几乎都深在深山洞府,山中无甲子,从不过问俗世,免得被俗世红尘气息感染,念头驳杂不纯,使道根收到阻扰,功亏一篑。
淳于婉儿自幼只修[道],未修[术],身体只是平凡女子的体质,心境却是世间女子无人能及,被称为三才女之首,并非偶然。
这时几个武将身影走上山崖端,抬头望见王后似乎被一股白雾包裹着,如梦如幻,仿若神仙人物,心升敬意,诸将恭身道:“启禀王后,刚收到虞子期将军的传鹰密函,汉王已经抵达了蜀地边界,目前正往西南大蜀关进入,经甘洛邑、汉源邑、峨眉山、乐山邑,七日后便可抵达蜀都,如果途中无耽搁,二十日便能回到汉中。”
所来的将领正是曹参、夏侯婴、樊哙、陈平、灌婴、陈郗、王陵、袁英、张云等军中重要人物,得知汉王平安归来,都面带着喜悦。
淳于婉儿身子一颤,手中的《易经》竟落在了地上,被风吹落了山崖,在悬崖半空飞舞着,大道无形,大音稀声,大爱无疆,不管玄术如何神秘,这一刻与丈夫的消息比起来,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宁愿破了道心,也要依偎在夫君的身边。
“好,大军驻守原地,挑选两千精兵,随我赶赴巴蜀栈道,迎接汉王——”淳于婉儿清冷的素颜终于在这一刻绽放,就因为汉王的一个消息,把这玄天之女又从道境中拉回俗尘中来。
曹参、夏侯婴等人听到淳于王后要亲自前往蜀道迎接汉王,纷纷附和,自动请缨跟随,万里逃亡,终于回来了。
…………
韩信坐着舟伐沿着汉水一路南下,在长江镀上船艘,渡过巫山三峡,跋山涉水,回返彭城。
这次兵败之后,将韩信深深磨炼一番,已经少去往昔的锋芒毕露,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看上去不再是意气勃发,清傲凌人的架势,而是变得韬光养晦起来。
这个时候的韩信才最可怕,脱去了青年的傲慢和不冷静,沉淀下来,就好比随风摇摆的稻草都是没有果实的,真正低头稳重的稻草都是沉甸甸的果实。
嚣张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把喜怒哀乐隐藏起来,出其不意,等待最强的一击!
经过了两个月在汉中的考察,让韩信又了实质的改变,境界也提升了不少,过去的失败荣辱都不重要了,放不下昨天,就不能把握今日,更不能赢得明朝!
韩信站在长江岸边,看着惊涛拍岸,心胸开阔,一扫往日的郁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注定有着兵神韩信的一席之地。
他开始几日在汉川走访的时候,还怀着要打探敌军虚实的想法,查探汉军的兵防布置,已经各城邑的情况和汉地的民风新政,但走访一些城邑和山村后,就逐渐被震撼到。
首先是汉律新政,废除了奴隶制,废除了秦王朝一切律法,重新颁布了汉律,既不完全依靠法家思想,也不完全倚重儒家思想,法政仁政有效地结合起来,兴农耕,开荒田,修水利造福百姓,各种官爵和封赏激励制度,和创建学院、选拔人才的先河,让韩信这个清高的青年彻底佩服了一回。
这刘禹辰怎么想到的?这些政策简直大大超出夏商周春秋战国的政策,比之管仲、吴起、商鞅等变法还要有改革性,并且很容易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