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节(2 / 2)
点,毕竟如今的楚王可不是之前的那个楚王了,宋国的向戌,他之所以能在之前走南闯北的促成弭兵之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之前的楚康王相对比较好说话,而他向戌又同时跟楚国令尹子木(屈建),以及晋国的执政卿赵武关系都很是不错。
所以,才得他这张老脸有了几分的薄面。
而现在呢?早已经是换了人间了。如今的这个楚王熊围又哪里有这么好说话?他可不管你向戌以前是什么一号人物,在他看来不过就是一副朽木而已。
“唔……此事……楚王确实有些过火了……”
毕竟宋国来人始终是客,楚王身为主人家,一上来就搞这一出,的确不是待客之道。
再者,楚王此次召集申地会盟,本就是为了寻宋盟的友谊。
楚王此时对宋国不客气,这不是要失信于诸侯么?而一旦你失了信,宋国反被逼急了罢盟而去,那其他中原诸国又该作如何的反应?
中原各国虽然连年征战,可他们自齐桓公开始,在价值取向上,就是一直致力于合力对付楚国的。在这件事上,大家都可谓始终是保持高度一致的。
因此,若是楚王当真逼急了宋国,届时中原诸国再联合起来一起孤立楚国,那楚国又能讨得到什么好?
而静坐一旁的子产,这时也不禁捋须言道:
“中原诸国皆是同气连枝的,若楚王如此威逼胁迫,那此次申地之会只怕会适得其反呐。”
智慧如子产,又岂能看不穿这其中的门道?
他这一句话说完,向戌当即连连点头称是。
子产看着李然道:
“是啊,子明呐,如今你也算是楚王面前的红人,此事你应当劝谏一番才是啊。”
别人的话楚王听不听,子产不知道。
可李然的话,子产知道楚王是一定会听的。
而向戌此时也是朝着李然一拱手,并继续言道:
“对了,戌与子明素无往来,没想到今次见面却是直接要劳烦一二,礼数不周之处,还请子明见谅……”
“来啊,将东西抬上来。”
他的话音落下,几个宋国侍卫抬着一口大箱子从园外走了进来。
向戌指着那些个箱子,并解释道:
“不过是些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子明能够笑纳。”
走南闯北,经验丰富的向戌又岂能不知“皇帝不差饿兵”的道理?
所以他此次登门,一早就备下了厚礼,就候着机会是与李然攀结了。
李然见状,当即起身朝着向戌躬身作揖道:
“向左师此举,岂不是折煞了晚辈?”
“如此厚礼,然如何敢受?还请左师收回。”
事儿还没办,李然当然不能收礼。
在这个讲究人情世故的时代,他李然可是要比子产,向戌更懂这一规矩。
收礼办事儿也的确是这个时代的常态,可他李然终究算不得这个时代的人。
正所谓无功不受禄,事儿若是办成了,你到时候送礼作为答谢,这尚还好说。
可现在事儿还没办,却早早把礼给送来了,这也并不符合后世的道义。
“诶,子明糊涂!既是向左师的一点心意,子明又何必要推辞?”
这时,一旁的子产也给李然使了个眼色。
李然见状微微一怔,当即叹道:
“然无功不受禄……”
可谁知向戌却是大笑道:
“哈哈,李子明的大名如今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想给子明送礼之人,只怕从此处能排队排到郑国去!”
“今日子明肯收下戌的区区薄礼,那便已是给足了戌的几分薄面咯……”
看吧,这就是向戌的智慧。
他总能在适当的时候说最合适,最善解人意的话,从而达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好吧,既如此,那然便却之不恭了。”
李然言罢,朝着身后的褚荡微微抬手。褚荡当即带着人下去,将装着聘礼的箱子给抬进了后院。
既是收了礼,李然便算是默许了替宋国向楚王说情了。
“呵呵,有劳子明,那戌便静候佳音了。”
言罢,向戌这才起身告辞。
待得他走后,李然又转身是与子产问道: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返回顶部↑